巧克力生產流程

手工採摘

為了判斷每一顆可可果都是在正確的時機收成,杏林可可選用手工採摘的形式,因為每顆可可果實成熟時間會有差異。

每日收成後,會透過果實的觸感、顏色、大小、氣味先進行初步的分類。部分被蟲蛀的或撞擊損壞的,都會被淘汰,作為有機肥料等,回歸大自然循環。

綠色:通常表示果實尚未成熟。
黃色、橙色、紅色:果實已經成熟

可可果實

可可果實的顏色會隨著品種和成熟度而變化,各有所好。

可可果實的品種以Forastero為主,橘黃色,佔世界總產量的80%,風味濃烈,帶有明顯的可可味和果酸味。

其他還有Criollo ,黃綠色,較為稀有,約佔5%,風味細膩,帶有堅果香。

也有混種的Trinitario,紫紅色,約佔15%。它們結合了以上兩種品種的優點,風味濃郁,帶有果香。

分離發酵

採摘後,我們會將果實帶到處理區域,使用刀具或其他工具切開果實,取出內部的可可豆。這些豆子會被放在籃子裡,帶到發酵區域。

將可可豆連同其周圍的果肉一起堆積在香蕉葉上或放入木箱中發酵。發酵過程通常持續6-7天,這有助於發展可可豆的風味。

乾燥控制

杏林可可有專業機器進行乾燥處理,但只要天候穩定還是會選用日曬乾燥,更能夠保留可可豆的天然風味,提升風味層次。

將發酵後的可可豆均勻地鋪在乾燥平台上,每天翻動可可豆,確保均勻乾燥,通常至少要5天以上,體力活。

可可豆的含水量應控制在7%左右,過程中也要積極避免所有水源,防止霉變。

工廠清潔

處裡好的可可豆,在製作成巧克力前,杏林可可會出動所有的工作人員,進行清潔活動,排除所有食安問題。

整間廠房從牆面、地板、紗窗、工作檯等都會清潔並消毒,所有的大型加工機具,也會擦拭乾淨並且殺菌,從圖片可以看出,我們的加工環境乾淨整潔明亮,機器也都閃閃發光。

我們的機具都是重金從國外進口,很昂貴,所以也超愛惜,有效的清潔保養,可以大幅增加使用年限。

烘焙脫殼

將乾燥後的可可豆放入烤箱中烘焙,溫度通常在120-150°C之間,烘焙能夠增強可可豆的風味,去除多餘的水分,並殺死任何殘留的微生物。

烘焙後的可可豆會被破碎,然後通過風選機去除外殼,只留下可可豆仁,就可以進入下一步。

研磨調溫

將可可豆仁進行粗磨和精磨,研磨過程中可可豆仁會釋放出可可脂,最終形成濃稠的可可漿。

接著將可可漿進行調溫處理,這是一個反覆加熱和冷卻的過程,調溫能夠穩定巧克力的結晶結構,讓巧克力具有光澤和良好的口感。

混合成型

杏林可可有專門給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巧克力,也有給一般人食用的多種口味版本,我們會在可可漿中加入糖、牛奶等其他成分,根據配方調整比例,混合過程中會進一步細化巧克力,使其口感更加細膩。

最後將混合好的巧克力液倒入模具中,冷卻成型,包裝後,精美的杏林可可巧克力就誕生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