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可果種植

土地開墾

可可樹適合生長在熱帶地區,溫度大約保持在30°C,且年降雨量至少要1500毫米,同時要確保土壤應該排水良好、富含有機質。

杏林可可除了定期移除雜草和石頭,也會檢查土壤的pH值,透過有機肥料提升土壤營養。

即是屏東氣候優渥,灌溉和排水也不可獲缺,乾旱季節需要定期灌溉,保持土壤濕潤但不積水,同時透過良好的排水系統,防止根部積水。

可可幼苗

杏林可可的巧克力,是從幼苗開始培養的,很不容易,因為可可樹幼苗對乾燥和低溫非常敏感。

另外,根系發育以深長主根為目標,需要深度足夠的盆器或土地來支持根系的發育。

只要濕度與溫度對了,新鮮的可可種子發芽率可以達到75%以上。

遮蔭保護

可可樹幼苗對強烈的陽光非常敏感,過多的陽光會導致葉片灼傷和水分蒸發過快,所以需要像雨林環境中的各種植栽作為遮蔭,順便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,保持濕潤。

杏林可可的可可樹園中,也有周圍種植高大的遮蔭樹,如香蕉樹、椰子樹等其他作物,增加土地利用率,但核心仍是以保護可可幼苗為主要目標。

防病蟲害

農作物最害怕的就是病蟲害,可可樹最怕炭疽病、黑腐病、粉介殼蟲、蚜蟲、粉蝨和蝶蛾類幼蟲等。

杏林可可每週都會檢查樹苗狀態,及時清除病葉、病果和枯枝,保持田間清潔。每個月適當修剪,促進通風和光照,減少病蟲害發生。

園區有養育小動物進行生物防治,搭配有機農藥,雙管齊下,避免用化學成分污染土地與造成健康危害。

果實誕生

可可果實剛長出來會是綠色的,尚未成熟,這時候也很脆弱,與幼苗階段類似,過多的陽光會導致果實灼傷,要特別檢查遮蔭是否足夠,不夠的地方可以使用遮蔭網補強。

新生果實特別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襲,這段期間,杏林可可會有大量人手實地檢查果實的健康狀態與成長速度,確保不會供虧一簣。

熟成可可

可可果是否成熟,可以從顏色、硬度、表面觸感來判斷。

  1. 顏色:可可果實在成熟時會從綠色轉變為黃色、橙色或紅色,具體顏色取決於品種
  2. 硬度:成熟的可可果莢會變得較硬,輕輕按壓時不會有明顯的凹陷
  3. 處感:成熟的果莢表面會變得光滑,且有些品種的果莢會出現細小的裂紋

手工採摘

機械自動化的時代,杏林可可還是選擇手工採摘,因為每一顆果實採摘的時機會有差異,人工才能維持最好的品質,避免過熟或太生。

杏林可可的工人通常使用彎刀或專用刀具將果實從樹上切下,一方面避免損傷樹木,確保來年的生產力。

這個階段,是大家最開心的時候,保護了許久的可可樹終於帶來的豐碩的回報。

品管篩選

每天採摘下來的可可豆,杏林可可會根據重量、大小、成熟狀態,進行分類,畢竟人工採摘偶爾還是會出現偏差,損壞、過熟等劣質可可果都會被淘汰。

分裝完成後,就會送去我們的巧克力工廠,進入製作環節,從果實解剖、發酵、風乾、加工、儲藏等,一條龍都是杏林可可一手包辦。

👉 後續觀看:可可果實加工成巧克力

可可果實

可可果實的外殼堅硬且厚實,當你打開,首先看到的是一層白色或淡黃色的果肉,這層果肉包裹著可可豆。果肉多汁且帶有甜味,通常會被用來製作果汁或直接食用。

每個果實內部包含20-50顆可可豆,這些豆子排列成行,緊密地包裹在果肉中。可可豆呈橢圓形,外表有一層薄薄的膜。

👉 後續觀看:可可果實加工成巧克力